杨澜成功的经历对我们有何启示(杨澜可以不成功)

生活 其他 更新时间: 2024-08-21 02:18:40

杨澜是出镜率很高的名人。但在教育孩子方面却相当低调,甚至不要求孩子哪方面有特别突出的表现,而只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做一个快乐的人。这究竟是为什么?让我们从杨澜的家教故事中体会她的良苦用心。

再忙也得陪孩子

杨澜成功的经历对我们有何启示(杨澜可以不成功)1

1996年,杨澜在美国生下儿子,

2000年又在上海喜得千金。因为工作繁忙,杨澜不能时时陪在孩子身边,不过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杨澜都不离左右。对两个孩子,杨澜坚持母乳喂养,在他们出生后的头几年里,杨澜一直亲自带,虽然有点辛苦,可杨澜觉得很值。

杨澜至今记得儿子1岁多时的

一个场景。那是儿子出生后,杨澜第一次出差,离开了儿子5天。回家时,儿子看见妈妈,先是把脸转过去,憋了半天才哭出声来,那委屈的样子把杨澜的眼泪也带出来了。杨澜意识到,离开母亲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原来是如此的痛苦。她下定决心,扔下所有工作,回家做一年全职妈妈。

可是,矛盾不可能每一次都能调和。女儿三个月大时,为了参加申奥活动,杨澜必须在北京和上海之间来回飞。万般无奈,杨厕提前给女儿断了奶。这件事,杨厕至今仍耿耿于怀,好在长大的女儿能体谅妈妈,还开玩笑地说:"我也为申奥做过贡献哦!"

尽管不能时时陪伴孩子,但杨澜面对孩子的每一件小事都不马虎、不敷衍。这是杨澜给自己立的规矩。她每次出差,都会在出发前极其详细地告诉两个孩子:会去多久,什么时间回家,上午还是下午,吃过晚饭还是深夜......为了多一点时间陪孩子,杨澜每次出差都会安排儿子到机场接送。回到家里,杨澜全身心地陪孩子,专心致志地和他们说话,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玩拼图、打闹、看电影。杨澜挤时间陪孩子的"成就"让人难以置信,她居然是钢琴学校出勤率最高的家长之一,还能在儿子8岁前带他游历了15个国家。

揠苗助长要不得

杨澜成功的经历对我们有何启示(杨澜可以不成功)2

孩子渐渐到了上学的年龄,可是上什么学校呢?论条件,杨澜完全可以把孩子送进贵族学校、私立学校、或更有利于外语学习的国际学校。,可是,她却坚持让孩子上普通的公立学校。她认为,揠苗助长要不得,孩子在现实的环境中成长更靠谱。

不仅如此,杨澜从来没有给儿子请过一次家教,也从不报辅导班,甚至不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拔尖儿。她清晰地记得,唯一给孩子报的课外班是学习中国书法。杨澜认为,无论孩子们今后他们哪儿,做什么,都是中国人,所以必须让优秀的民族文化渗透到的血液里,所以,她给孩子补习的不是奥数,不是英语,恰恰是家长们忽视的中文

当初给儿子起名字时,杨澜大妇开玩笑地说,就叫"吴(无)所谓"好了。不知是否有这个玩笑的缘放,儿子对自己的成绩排名,个人利害得失真的有点无所谓,班里成绩好的同学大多在课外参加补习班,他小小年纪居然能坦然面对,还对蚂蚂说:"瞧,我可是在参加一场不公平的竞争啊!"说起儿子,杨澜从不掩饰赞赏之情,因为小家伙学习成绩不错,稳居班上前三名

杨澜赞赏儿子当然不止是因为他学习成绩好。看到儿子意气风发地参加班长竞选,慷慨仗义地把压岁钱捐给患白血病的同学,积极主动地为班级服务,杨澜无不感到欣慰。

有一次,儿子在学校行使干部职权时,遭到一名同学的拳脚挑衅。儿子悄悄地把那位同学拉进厕所"私了":两人先是大打出手,打累了,儿子道歉说自己管理方式不友好,但本意是为维护班级的荣誉,因此请同学谅解,最后两人握手言和。他回家把这事告诉妈妈。杨澜大加赞赏:用"男人的方式"解决问题,可能有些粗暴,但知道遇事自己解决而不是向老师告状,还能不失男子风度地和解,难得的领导气质!

一位心理专家说过:"无论你多么小心,你的孩子都会留下一些心灵创伤。"所以杨澜一直告诉自己:做妈妈不要太紧张,也不要苛求孩子;父母和孩子应该保持自然的状态,父母把自己的事做好了,对孩子就是最好的教育。

品格培养是关键

许多家长习惯把孩子当神童来培养,杨澜却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要培养孩子当普通人,她从不要求两个孩子在哪方面有过人之处,而是希望他们做一个快乐的人,同时给别人带去快乐。为此,杨澜身体力行,努力培养孩子具有儿种好品格:爱好运动,慈悲为怀,善于表达和富有幽默感

体育运动是杨澜和孩子们的共同爱好,她和孩子们约定,一周至少要在体育场出两次大汗,有一次,和女儿滑冰时,杨澜不小心摔伤了尾椎骨,养好了伤马上奔向运动场。孩子们看了动画片《网球王子),提出要学打网球,杨澜不仅热情鼓励,自己也加人其中。杨澜发现,孩子更喜欢和他们一起运动的妈妈:

杨澜非常重视孩子们的品德塑造。儿子小的时候,杨澜给他讲所罗门的故事,然后问:"如果上帝只能给你一件礼物,你要什么?"故事中,所罗门要的是智慧。儿子没有照本宜科,而是希望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健康。杨澜万分惊喜地夸儿子:"你比所罗门还厉害!"

杨澜本人非常热衷慈善事业,经常在家向孩子们"汇报"自己的慈善工作,告诉他们慈善的意义。每次,孩子们都为妈妈感到骄傲。

杨澜认为,表达能力的强弱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她特别注意鼓励孩子们大但表达自己的意见。带孩子去朋友家参加聚会时,她总是让孩子主动介绍自己,即便是孩子正在生气,她也千方百计鼓励他们开口。

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可能是最难的,因为短时间看不到成效,但杨澜认为值得去努力、在家里,只要孩子们说了什么幽默的话,杨澜总会不失时机地报以大笑,然后表示赞赏,她后来发现,和孩子一起看卡通书和卡通片是个好办法,能培养和强化幽默感,大家笑成一团时,语言自然而然会变得机敏和幽默。

在杨澜看来,作为一名母亲,最大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语文,数学这些知识老师可以教,但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如何面对嫉妒,如何融人一个陌生的环境,都需要父母来教人格的健康是起码的,也是最美键的。没有障碍地和别人交流,对任何事情都以积极开明的心态去处理,这种健康的人格是孩子一生幸福的保障。

杨澜的儿子喜欢画画,画各种卡通人物,课间,同学们会排着队请他画、杨澜跟儿子说:"能不能送妈妈几张画?"她把孩子的画正经八百地挂在办公窒里。她认为这既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更是对孩子创造性思维的鼓励。

曾经有一段时间,杨阑把孩子从上海转到北京上学,刚开始,儿子很不开心,抱怨说见不到上海的老师和同学,杨澜觉得,让孩子在新环境里交新朋友是一次难得的锻炼,适应一段就好了,后来,杨澜读了一本书,内容是教妈妈如何在人生的不同情境里教育孩子,其中就讲到了搬家。书里写道,搬家在大人心目中不是一件特别大的事,但对孩子来说却完全不同。孩子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别的同学都已经相互成了朋友,而他是个陌生人,他要面对孤独,也要面临很多艰难的选择。做父母的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用"建立新朋友圈"之类的成人想法去宽慰孩子,因为孩子可能会产生背叛感和负罪感,因为他会觉得,交了新朋友,就意味着忘了老朋友。父母最恰当的应对方法,是顺应孩子的心理,帮助他与老朋友保持联系。杨澜恍然大悟,马上主动帮儿子搜集整理上海同学和老师的联系方式,还建议儿子隔段时间打电话问候老朋友,回到上海更要和他们聚会。

杨澜成功的经历对我们有何启示(杨澜可以不成功)3

杨澜认为,一个智慧妈妈应该时时观察孩子的潜在能力和才华,为孩子们打好基础,至于将来孩子做什么,妈妈是无法设计的。要做一个智慧妈妈,还要懂得如何科学地养育孩子,让孩子有一个平衡的心态,懂得与人沟通,更要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一个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她特别强调,千万不要做一个抱怨妈妈,因为抱怨很容易伤害孩子,有些妈妈喜欢抱怨,想社会不公想孩子不学、想男人不好......即使是爱也被无尽的唠叨淹没了,哪果还谈得上良好的家庭气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