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万里长城(明代万里长城概述)

生活 生活 更新时间: 2024-07-05 15:07:15

中国地图上标示的长城图符是明长城遗迹。明朝将长城称之为边墙,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于2009年4月18日首次公布明长城数据:其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祁连山东麓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百五十六个县域,总长度8851.8公里。其中,人工墙体的长度为六千二百五十九点六公里;壕堑长度为三百五十九点七公里;天然险长度为二千二百三十二点四公里。

历朝历代万里长城(明代万里长城概述)1

元朝灭亡后,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贵族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也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

历朝历代万里长城(明代万里长城概述)2

明长城修筑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明前期对前朝长城的修缮。主要是在北魏、北齐、隋长城的基础上,增建烟墩、烽堠、戍堡、壕堑,局部地段将土垣改成石墙。修缮重点是北京西北至山西的外边长城和山海关至居庸关的沿边关隘。明中叶长城的大规模兴筑。“土木之变”以后,瓦剌、鞑靼不断兴兵犯边掳掠,迫使明王朝修筑北方长城。明后期长城的重建改线。隆庆、万历年间,蒙古俺部与明王朝议和互相贸易,北方边境缓和,边患主要来自东北的女真族。万历初年,辽东镇总兵李成梁重修辽东边墙,一直从三岔河修建到辽阳,三岔河在辽宁海城市西北30公里,当时的辽河、浑河合流于此。工程主要是建空心墙台,用砖石为墙。山海关至嘉峪关之间的边墙重建工程主要是在长城上骑墙建大量的空心敌楼,用砖石结构建成,加强了防御,局部地段改线重建。

历朝历代万里长城(明代万里长城概述)3

明朝将长城称之为边墙,原因是中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以及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为边地。因为明代将长城筑于这些地域,所以明代把长城又叫做边墙。明朝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防卫,沿长城设立了九镇,称为九边。

历朝历代万里长城(明代万里长城概述)4

北京长城大部分属蓟镇管辖,延庆有一部分属宣府镇。蓟镇长城范围,西起居庸关,临宣府要冲,东至山海关。宣府和居庸关、古北口是蒙古南下要道,军都山、燕山长城是京师的直接屏障。所以,明朝对这一带长城的修造格外精心,布局也十分严密,一些重要关口附近,长城有好几层,无论城墙的高度、厚度、防卫设施及工程质量皆为上乘。其修建过程,大体可以分三个阶段,分别是明代前期对长城的修缮,明代中期对长城的大规模兴建和明代后期蓟东长城的兴建,构成了主要由城墙、关、隘口、敌台、哨墙、烟墩(即烽火台)堡子等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其中敌台、铺房、哨墙是明代长城特有的军事防御建筑工程。

历朝历代万里长城(明代万里长城概述)5

明长城重要防御的地段也处于今北京范围。北京现存明长城从山海关蜿蜒而来,在将军关进入北京市界,由东到西,横跨平谷、密云、怀柔、延庆、昌平和门头沟六个区县,沿北部山区呈半环状分布。总体来说,东部结构较简单,西部却复杂得多。东西分叉在怀柔箭扣长城是北京东部长城与西部长城交界处,人称“北京结”。北京现存明长城分属蓟镇和宣府二区,是整个万里长城的组成部分,但在北京周围明显突出了捍卫京师的主题。

历朝历代万里长城(明代万里长城概述)6

长城沿军都山和燕山内侧而行,在北京湾的西、北、东三面形成一个弧形防御来犯之敌。由此向东直到山海关,卡住辽西走廊的沿海门户,向西直通张家口、大同防御西北草原。西部在怀柔慕田峪、黄花城一线形成直接捍卫明朝皇家陵寝—十三陵的防线。

历朝历代万里长城(明代万里长城概述)7

历朝历代万里长城(明代万里长城概述)8

从其结构可以看出,明代的防御重点主要在西北,所以自北京结以东,基本是单体结构,而在北京结以西则就分内外长城。

历朝历代万里长城(明代万里长城概述)9

更多了解万里长城请看下面帖子

北京密云区古北口--卧虎山长城又险又高

辽宁丹东鸭绿江边虎山长城--明长城东端起点

历史上长城是防御性工程,大规模修筑长城是秦朝、汉朝、明朝

长城的长度究竟有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