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是怎么流传下去的(唐诗你真读懂了吗)

生活 生活 更新时间: 2024-07-08 09:26:46

唐诗是怎么流传下去的?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则是古诗的巅峰中国人对唐诗有着特殊的感情和爱好,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唐诗是怎么流传下去的?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唐诗是怎么流传下去的(唐诗你真读懂了吗)1

唐诗是怎么流传下去的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则是古诗的巅峰。中国人对唐诗有着特殊的感情和爱好。

唐诗似乎很好读,凡是读过书的人,没有不会背诵几首唐诗的。唐诗似乎也很好解,只要了解一下作者和时代背景,再通一下字词,或译成白话,就可以了。许多唐诗读本就是这样做的。但这样就算读懂唐诗了吗?作为流传千余年的国粹唐诗(以及其他经典诗文),要真正解对、读懂,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当我们手捧阎凤梧教授的《漫卷大唐诗》(三晋出版社出版)读上几篇的时候,你一定会有豁然贯通、柳暗花明、相见恨晚之感。

“诗歌作品是心灵的产物,欣赏诗歌是心灵的活动。读者与作者要将心比心,心心相印。”作者在卷首语里如此解读。写诗,本来就是写心的,离开对诗中内涵的“心”去读诗,只能是浅尝辄止,不甚了了,甚至南辕北辙了。阎凤梧解唐诗,就是从每一位唐诗作者所处的时代、家庭背景、生活阅历、性格、心理以及同类诗篇的不同,做深入的探讨与比较,从而着力破解唐代诗人的“心灵密码”,使得唐诗解读更有广度和深度。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仅有短短22个字,却引起了古今无数读者的感慨。阎凤梧详细分析了这位出身豪门、满身豪侠之气的青年所处的社会环境,曾经不同凡响的举动,“感时思报国”却接连受到三次打击,以及诗中隐含的燕昭王筑黄金台的历史典故……他对这首诗详尽评析后指出,此诗实际上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站在幽州台上伟岸高大的诗人形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一己之悲,用博大的悲悯情怀,“把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悲剧事件和悲剧人物都概括起来,提炼起来,汇聚成汹涌的情感洪流,从历史的深处奔涌而来,向黑暗现实发出愤慨不平的呼喊”。这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有意拔高。我们看看陈子昂的身世和经历,将心比心,体味诗句内涵,难道不正是这样吗?

为了让今天的读者与古人的心相知相印,阎凤梧常常用自己的切身经历来阐释。“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是宋之问的两句名诗。他为什么“近乡”了却“情更怯”?阎凤梧用宋之问作为一个罪人回家探视亲人“近乡”时的心理活动,与自己的一段特殊经验做了对照,说明“这种心情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从而使它具备了高度的典型意义,获得古今人们的强烈共鸣”。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有几首写战争的名诗,其中一些诗句,如“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没有战争经验的人恐怕难以理解。阎凤梧参加过朝鲜战争,他用自己经历零下30度的严寒,冷风像刀割、针扎等的切身感受,解析了这些诗句所表现的真实情境,让今天的读者能对诗句本身有更具象的理解,同时也从中更感受到唐军战士“不战而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阎凤梧解唐诗的视野十分开阔,路径非同寻常。他不仅把作者与时代、古诗与古诗、古人之心与今人之心联系对比,而且把古诗与今诗(歌)联系比较。比如,解读李白的《将进酒》,他对照大家熟知的电影《红高粱》插曲《酒神曲》和意大利名曲《饮酒歌》,在比较中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思想内容的深度,情感活动的力度,还是诗歌艺术的高度,那两首关于酒的歌都无法与《将进酒》相比。由此他殷切地期待慧眼识珠的音乐家,能把《将进酒》谱写成一部气势磅礴的大型交响歌曲。

读唐诗,读懂其中的字、词以及句式和声韵是非常重要的。阎凤梧对唐诗中一些重要的以及容易误读误解的字、词做了深入和正确的解析。比如对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的“黄”“走”“金甲”,《望庐山瀑布》中的“紫”“挂”“川”,《丁都护歌》中的“摧”,《闺怨》中的“凝妆”等字词,怎样在诗中“互相凝摄渗透”作出进一步解析,这就超出了一般读者的认知能力。针对各种解析唐诗的文章和著作,包括普及性很强的《唐诗鉴赏辞典》,其中一些不确当的解释,阎凤梧也作出了辨析,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还应该指出的是,阎凤梧解读唐诗不仅力求准确和深入,也特别讲求解读语言的美。其每一篇讲解文字就是美的散文,许多大段的话都是诗化的语言,有很强的可欣赏性和感染力。

唐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中小学课本中,古诗文尤其唐诗比重大大增加了。为了让中小学生乃至成人更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能更正确地读懂唐诗,喜欢唐诗,这本书很值得推荐给中小学教师,也值得推荐给中小学生家长和所有喜欢唐诗的读者。读读这本书,一定会开卷有益,从中所获多多。

(作者系教育部原国家副总督学)

《中国教师报》2022年01月12日第16版

作者:郭振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