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理解老子无不为(如何理解吾与点也)

生活 生活 更新时间: 2024-07-07 09:14:34

怎么样理解老子无不为?《论语》《先进》篇第二十六章,即著名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也简称为“侍坐章”,说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孔子让他的四个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分别谈谈各自的志向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个说话的一定是子路,因其性格直率,而且年龄也大;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可见他的志向是用武力治国结果孔子的反应是:“哂之”,一种善意的讥笑接下来,冉有表达的志向是::“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可见他的志向是用足民(发展人口)治国公西华表达的志向是:“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可见,他的志向是用礼乐治国最后,曾皙(曾参的父亲)表达的志向是:“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yú),咏而归”看起来,好像他并没有谈出他的志向,只是描述了一个春游的场景没想到孔子的反应却是:“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我赞同你曾点啊)这是四个弟子中最高的评价了,似乎有点让人无法理解由此,便留下了一个后世津津乐道的讨论话题:如何理解“吾与点也”?为什么孔子对曾点的评价最高?,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怎么样理解老子无不为?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怎么样理解老子无不为(如何理解吾与点也)1

怎么样理解老子无不为

《论语》《先进》篇第二十六章,即著名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也简称为“侍坐章”,说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孔子让他的四个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分别谈谈各自的志向。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个说话的一定是子路,因其性格直率,而且年龄也大;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可见他的志向是用武力治国。结果孔子的反应是:“哂之”,一种善意的讥笑。接下来,冉有表达的志向是::“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可见他的志向是用足民(发展人口)治国。公西华表达的志向是:“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可见,他的志向是用礼乐治国。最后,曾皙(曾参的父亲)表达的志向是:“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yú),咏而归。”看起来,好像他并没有谈出他的志向,只是描述了一个春游的场景。没想到孔子的反应却是:“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我赞同你曾点啊!)这是四个弟子中最高的评价了,似乎有点让人无法理解。由此,便留下了一个后世津津乐道的讨论话题:如何理解“吾与点也”?为什么孔子对曾点的评价最高?

要理解孔子这两句话的含义,我们不妨先看看前人的解读。朱熹在其《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点之学,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缺。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而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直妙,隐然自见于言外。视三子之规规于事为之末者,其气象不侔矣。故夫子叹息而深许之。”这样的解读,对于今天的我们理解起来,恐怕有点蹈空之感:几乎完全是出于其理学的情怀,而且还“深染禅味”(钱穆语),难以说是孔子的原意。王阳明在其《传习录》中的解读是:“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中庸》语)。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有不器意。”其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孔子“君子不器”的观点,从而认为曾点的境界高于前三位。我觉得:其解读虽然用了孔子的一个观点,有一点着边,但还不太准确。南宋黄震在其《黄氏日钞》中的解读是:“夫子忽闻曾点浴沂之言,若有独契其浮海居夷之志、饮水曲肱之乐,故不觉喟然而叹;盖其意之所感者深矣。”我认为,黄震的这一解读倒是比较贴切的,没有故作高论,很平实。我觉得,此章主要讲述孔子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对学生的评价指点,指出他们对礼乐认识的不足,同时也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殷切期盼。孔子长期处于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的状况,忽然之间听到曾点的这番话,正好触碰到他心底最柔软的那一块,于是发出了如此的感叹,意为: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啊?这样的感叹,实为人之常情的流露,无需过高论之。

对于这样的解读,你同意吗?网上有很多关于此话题的文章,有兴趣者可阅读、比较,以得出自己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