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与儿童心理健康的衔接(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看待孩子青少年期做出的某些)

生活 其他 更新时间: 2024-07-02 23:38:10

除了在母亲的子宫孕育期外,身体在青春期变化的速度比在生命其他阶段都来得快。如此剧烈的身体变化自然也会引发心理上的剧变。

1、青少年期,在精神上要完成的议题

精神分析与儿童心理健康的衔接(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看待孩子青少年期做出的某些)1

青春期和青少年期很难明确区分。因为青少年期的本质和进程是环绕着青春期的剧变而生的。

青少年期可以狭义地定义为孩子在面对重大的身体、情绪变化时所进行的复杂的调适。

要进行这项调适,孩子必须在经历过儿童期(5岁-11岁)会有的态度与心智功能的变化之后,去寻找一个新的"存在于世界中的我”的观感。

为了成就这份关系(我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可以采取的方式非常多元,包括各种行为、防御与适应模式,以及从“循规蹈矩”、“装大人”“好孩子”,“厌学”、“逃学”、“坏”等形形色色的样貌。这样的样貌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渐渐安定下来。

这时,青少年面临的精神上要完成的议题对他们而言是相当苛刻和繁重,因为他们必须:协调心理上成人结构与婴儿结构的关系;从家庭生活过渡到世界中的生活;寻找并建立自己的认同,特别是性方面的认同;简单来说,就是处理分离、失落、选择、独立的能力,也许还包含对外在世界生活的幻灭。

2、顺利通过青少年期对个人的生命周期的意义和功能

精神分析与儿童心理健康的衔接(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看待孩子青少年期做出的某些)2

概括来说,青少年期如今被视为个人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重要的人格方面在这个关键时期开始塑形,并在最后整合成一个较为协调、稳定的自我感。

就性格和人格成长而言,青少年期所面对的挑战及其解决之道是促成个人未来生活模式的核心力量。

当意识上的思考与身体新的感官变化产生的冲动,两者间产生冲突的时候,这种冲突部分,有些是情绪性的,有些是生理变化导致。

个体是否有能力处理这种冲突,这些问题将如何被处理:是被加以思考?被强烈地抑制?还是被以其他防御的方式忽略存在?这取决于:

个体在婴儿期产生的冲动和感受获得初始涵容的质量;个体在儿童期达到的稳定程度;以及个体在当时必须面对的内在和外在压力有多少。

个体多半会认为冲突会使自己“超出负荷”,因此必须排除,或需要从意识可以觉察到的层次驱逐出去。

“违抗行为”被当做宣泄压力的方式。根据统计,这种违抗行为发生的高峰期是在14岁。

个体常认为违抗行为可以纾解攻击冲动及性冲动所引发的精神紧张。此外这种违抗行为经常引来惩罚,即使只是短暂性的,这也能缓解内在潜意识的罪恶感。

违抗行为也挑战了外在权威的界限,无论外在权威是真正的父母亲,或是代表父母亲的人,比如老师。同时也挑战了内在父母的形象,对个体而言,内在父母在感觉上可能比他们所代表的的真正人物更为严厉,更具批判性。

有时候,内在父母拥有惊人的巨大力量,夸张程度与外在现实不成比例。但却真实地呈现在内在现实中潜意识恐惧的剧烈程度。

3、青少年通过“行动化”避免内在冲突所形成的心理模式。

精神分析与儿童心理健康的衔接(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看待孩子青少年期做出的某些)3

面对所经历的痛苦,人们大多数倾向于将其驱离,而不是加以涵容。青少年也常会将内在的冲突行动化,通过行动表达,而没想到要试着加以解决。这里的行动化,指的是以行动代替思考,以降低内在冲突。

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将无法思考的焦虑内容排除在外,或暂时搁置,好让自己不用面对所处的真实情境,也不用和内在真正的感觉接触。他们通过采取各种防御机制保护自己,使自己不会感觉到自身内在心智状态太过混乱、混淆、分裂,这样便能避免面对自己的内在冲突。

因此青少年倾向于冲动地行动,而不是加以思考;偏好和团体一起行动,而不愿冒险成为单独一人。常以生理的不适取代精神上的痛苦,也就是将问题躯体化,以极端的,非好即坏的态度,来感受世界、自己和他人。

另一种较为不易察觉的焦虑逃避形式是变得“假成熟”。通过获取知识保护自己,而并非热爱知识。在青少年这个年龄层,很多人以聪明才智作为防御机制,避免真正的思考,或借此避开亲密关系以及遭受现实情绪困扰的风险。

4、投射机制

精神分析与儿童心理健康的衔接(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看待孩子青少年期做出的某些)4

以投射机制来排除不舒服的感觉,是青少年的特征。

将自己的特征归于别人的潜意识过程,意味着如果把“坏的”特质投射到别人身上,那个人就可以成为问题的所在。如果把好的特质投射到别人身上,那么自己喜欢的、好的特质都在那个人身上,而不在自己。

当把这种有活力的、有想象力的特质从自己身上剥除,只留下蠢笨、平庸的特质给自己的经验,可能会成为自我怀疑、忧郁、缺乏自信的基础。

就某方面而言,青少年期的投射倾向若调适得当,便可以相当正向地缓和内在冲突。他们能从他人身上看到部分的自我,然后决定要拥有或抛弃那个部分的自我。

投射机制,只要不是太极端,是可以在这个阶段通过对自我的好奇产生,或是在焦虑中产生,使个体得以借此去探索并接触自己在情绪上的可能性,也就是那些还没被整合到个体的自我认知中的种种情绪变化。

青少年在穿着打扮、音乐喜好及对事物的品位上经常改变,这种多变的现象精确地展现了青少年在这个自我探索过程中的不确定感。

那是一种“必须暂时成为他人”,好了解自己是否适合“成为那样的人”的需求。

5、被期待的发展过程

精神分析与儿童心理健康的衔接(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看待孩子青少年期做出的某些)5

如果一切发展顺利,青少年期被期待的发展过程具有的特征,可以用生命奋斗过程中一个基本的方面来描述,也就是从以自私、自恋为主的心智状态,朝向真诚地关心他人的感受及经验来发展。

乔治·艾略特以活泼的方式将这个发展描述为:

从倾向于将世界当成“一个乳房,能哺育我们至高无上的自我”的体验,到有能力去认知到他人是具有独立自我中心的个体,了解到个体中“投射出来的光与影必然有所不同。

,